Search

#貓心書摘_對愛一直以來你都想錯了
📖《對愛,一直以來你都想錯了》:Chapter 1-3...

  • Share this:

#貓心書摘_對愛一直以來你都想錯了
📖《對愛,一直以來你都想錯了》:Chapter 1-3
關於第一章第三篇,作者談的是所謂的「追求的神秘感」。我看過很多關於追求的時候要製造神秘感的書,倒是沒有想過居然還真的有這方面的研究。
.
先來談結論好了,到底哪些追求的技巧有效?哪些可有可無?哪些沒有效呢?心理學家克里斯多福.阿格紐(Christopher Agnew)找來了一些異性戀男女來到實驗室,想瞭解在追求過程中,是否因為遵循了某些「約會規則」,而增加了「關係中的承諾感」。
.
根據他的結果發現,能預測長久交往的指標:
🙂讓男生主動提出約會的要求。
🙂第一次約會的時候,減少肢體接觸和接吻。
.
和是否能夠長久交往毫無關聯的指標:
😐讓對方先打電話,而不要先撥過去。
😐不要放東西在男人家裡。
😐不要答應男生臨時的邀約。
😐不要看對方的眼睛。
.
反而會造成對方不想和你長久交往的指標:
🙁把自己搞得難約,一週內不要和對方出去兩次。
🙁盡量保持神秘感,不要讓男人知道你們沒見面的時候的瑣事。
.
從這份研究不難發現,我們以為的約會技巧,其實反而都是在破壞良好關係的技巧。
.
先說說作者的補充好了。海苔熊提到,事實上關於「凝視彼此雙眼」這點,根據另一篇研究,反而可以增加兩個人的愛意。
.
接著再來提一下我的補充吧!我對於大多數的研究結果都沒有意見,唯一有意見的就是「女生不要主動約男生,要讓男生提出約會要求」這一點,畢竟這是2000年的研究,我覺得誰先約的並不是重點,約出去之後的互動才是重點。經過了這20年,「主動的女生不被珍惜」這句話早就過時了。
.
而那些會讓彼此不能長久交往的指標,為什麼會造成這樣的結果呢?其實這並不難想像:把自己搞得難約、欲擒故縱,安全依附的人面對這樣的情況,是會選擇建立界線、適時放手的,而焦慮依附的人則會對這樣的招式成癮,並誤以為「這就是愛情」,有興趣的可以到「pansci-泛科學」搜尋〈為什麼好人們能如此不求回報?原來都是操作制約在作祟!〉我寫的文章會告訴你為什麼。
.
#貓心金選
❤隨著戀愛經驗的成熟,你漸漸會明白那些所謂的欲擒故縱,擒到的都是一個個的焦慮,放走的都是一顆顆的真心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